文章图片标题

弱视患者是否可以使用角膜塑形镜?

分类:弱视治疗工具 作者:t969141 评论:1 点击: 10,584 次

一个近视性弱视患者家长昨天问我,“我听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度的控制作用特别好,我现在就担心孩子的近视度加深太快,我孩子能不能用角膜塑形镜?”这个问题很有典型意义,今天给大家讲讲。

角膜塑形镜,也叫OK镜(Orthokeratology),是个历史不算短的眼视光产品,其萌芽阶段甚至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。国内的规模化推广,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了,当时就有很多的配戴人群(当然OK镜也有不光彩的过去,这个相信感兴趣的家长已经从各个信息渠道有所了解,是当时的推广方式、镜片材质、验配流程、使用护理以及售后环节缺乏规范性,导致了一些严重眼病,尤其是角膜溃疡和穿孔)。近几年来,因为上述各个环节的大力改良,角膜塑形镜因为其明确的摘镜能力、近视加深控制能力,迎来了第二春。

角膜塑形镜

角膜塑形镜与近视性弱视之间,亲和力并不太高

既然角膜塑形镜有如此好的近视控度能力,而近视性弱视患者往往又是高度近视最明确的受害者,两者是否有结合点呢?这是个棘手问题,不能直接给出答案。原因有以下几点:

1、弱视是角膜塑形镜验配的相对禁忌症。所谓禁忌症,意思是不能使用这种治疗方法的。为什么是“相对禁忌症”呢?因为国内角膜塑形镜最权威的教材——北大医学部谢培英教授和褚仁远教授主编的《现代角膜塑形学》一书中,关于符合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人选,是如下描述的,“无角膜异常,如炎症、变性等,无眼睛其他疾病。”尤其是最后一句,“无眼睛其他疾病”,在书中其他内容中隐含了弱视。

我从来就不是个教条、循规蹈矩的大夫,我喜欢探讨原因。弱视作为角膜塑形镜验配的相对禁忌症,是因为无法直接知道患者使用了角膜塑形镜后,视力发生什么样的变化。角膜塑形镜售后专业程序中,视力变化是一项最重要的观察指标。医生甚至可以通过观察配戴者视力的变化幅度,来评估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是否合格。弱视的本质不是近视那样的屈光异常,光学成像修正后就可以直观看到视力变化。弱视是个内在欠发育疾病,只改变了屈光状态,视力上可能没有变化或者只有很小的变化。这点就会使医生产生极大的专业困惑。

2、从理论角度讲,角膜塑形镜也能帮助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控制近视。因为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原理,在于光学的离焦(这个比较深奥一些,大家理解为眼底成像被镜片改变了就好),无论一个近视患者是否合并弱视,只要“离焦”实现了,近视控制作用也就会发生。

所以,国内不乏角膜塑形镜验配人员给向弱视患者推荐角膜塑形镜的先例。就我所知,合肥的陶博士——欧普康视角膜塑形镜的当家人,曾经涉足此类患者。但他只是给一些轻度弱视患者使用过。陶博士的结论是,近视性弱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后,裸眼视力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、近视度加深速度得到了缓解。尚未涉足中重度弱视,原因可能就是我上面说的第一条了。

3、儿童高度近视往往是病理性近视,这种近视类型,使用角膜塑形镜后屈光度控制效果并不理想。病理性近视是基因缺陷,即其身体中的遗传代码就在加快眼轴生长,变成高度近视。这种基因代码并不受外界干预的影响。所谓的近视控制手段,包括理疗、功能性框架镜片缓解眼疲劳、角膜塑形镜、RGP这些手段,能发挥作用的近视成分,是“非基因控制”的这部分。即,高度近视患者的一部分近视度是基因控制长出来的,另一部分(少部分)是过度看近、用眼卫生习惯不好导致的,后者可以通过使用近视控制手段干预,达到减缓发展的作用。

《现代角膜塑形学》中,把“屈光不正大于-6.00D”,即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列为不适合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人群。一方面是不能通过无限制修正角膜塑形镜参数来创造塑形参数,即使改善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,也会带来例如炫光(强光通过镜片BC区边缘塑形后的角膜区时,发生不规则折射)这样的副作用;另一方面,给高度、超高度病理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其实并不算少见,但患者进行性加深的近视会使角膜塑形镜追求裸眼视力、控制近视的目的落空,是角膜塑形镜验配专业人员不想看到的。

所以,如果近视性弱视患儿家长们面对孩子不断加深的近视度时仍有困惑,可以考虑求助当地从事角膜塑形镜验配的眼科医生求助。但他们是否愿意帮忙,以及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仍需要面对近视继续加深的境地,家长要有心理准备。




声明: 本文由( t969141 )原创编译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ruoshijinshi.com/747.html

弱视患者是否可以使用角膜塑形镜?:目前有1 条留言

  1. t969141
    沙发
    t969141:

    2013-10-27 11:20 网名“un_soul”的百度网友在这篇文章的转载处跟帖,原文是:“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控制的原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“改变周边离焦”。对于近视型弱视来说,近视度数的大幅度增长确实是比较头痛的一件事,但是如果使用角膜塑形镜来矫正屈光不正,还是比较有局限性的,角膜塑形镜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,但是在通过一夜的佩戴之后,第二天角膜形态会时间的推移缓慢的回到初始的状态,也就是说,佩戴者不会始终保持正视眼的屈光状态,这对于弱视的孩子来说,恐怕是不利的,因为不能全天候帮助其矫正屈光不正。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孩子,即使使用双桥防偏位设计,满足最大的效果,恐怕也不能维持全天候稳定的视力水平。弱视的孩子本身视力就不好,如果再出现视力在一天中缓慢下降的情况,那么,对于弱视的康复恐怕是弊大于利了。个人认为RGP还是可以使用的,角膜塑形镜就有待商权了。”
    非常感谢这位网友,我已经发出了加好友请求。同时我也热切期盼这类专业碰撞,哪怕是家长提出的异议,对其他人都有启发意义。
    我给这位un_soul网友(应该是同道)的回复是:“非常感谢,因为我本人并没有尝试给弱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,也是使用RGP为主,这篇文确实是推导出来的。有遗漏,谢谢指点。”、“ 高度近视合并弱视患者,确实在处方时捉襟见肘,但对于那些中轻度近视(合并或不合并)弱视的7岁以上儿童,角膜塑形镜参数中的轻度过矫,会维持较好的日间裸眼视力,角膜塑形镜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策略。”

    2013-10-28 上午9:48 [回复]

发表评论


------====== 本站公告 ======------
*2016.01.08日起,启用眼科之家微信公众号,微信号“kidseye”。帮助家长孩子康复弱视!
*咨询孩子眼睛问题请在新浪爱问医生/好大夫在线提交问题(搜索“汤锡强”)。
*暂不开设任何在线即时咨询方式和面诊方式。

眼科之家微博

百度以明好文检索

辽ICP备120004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