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图片标题

聚散球——不容忽视的立体视训练神器

分类:弱视治疗工具 作者:t969141 评论:1 点击: 39,809 次

很多弱视患者视力达标了,却始终是个立体盲。

接着就是一天一天的所谓立体视训练,同视机训练、各种双眼视功能训练软件齐上阵。复查时,发现立体视仍然写的“-”(无)。这种期待之后的失落感,跟增视(视力提升)期间的感觉不一样。因为家长在家就能检查视力的高低,也很容易理解视力高与低是什么感觉;立体视一方面是很难在家检查,家长对立体视的理解就更是有很大难度——一个本身立体视功能健全的人,完全无法想象没有立体视是怎样的感受。

先给立体视下个定义吧:就是纵深感,也叫深径觉。

你能感觉到脚下路面上是一个真实的坑、还是一个坑的平面照片,从筷笼中拿筷子时你能准确的把手伸到你想拿的那几根筷子头上、而不是抓错了靠前或者靠后的那几根,这种能力就是立体视的体验。你对它的存在几乎无感,它却是你每天、每时每刻的必须。

筷子

筷子笼

立体视是人眼最高级的视功能,单眼中重度弱视患者中,多数都没有立体视功能,即立体盲。所以弱视治愈的标准除了视力达标,还要求立体视功能达标,否则只有视力正常,两眼却不能像正常视觉的人一样配合工作。

有大夫曾经用遮盖一眼后的指鼻试验(对面而视,快速的点到对方的鼻尖)、对笔试验(被检查者用自己的鼻尖径直去触碰检查者手里朝向他的笔尖)来模拟没有双眼立体视时的困惑感。其实遮盖一眼后,对于有双眼立体视经验的人来说,单眼的空间纵深感跟真正的双眼立体盲者感受的世界还有很大不同。原理抽象,这里先不展开了。

立体视建立健全的康复过程,在理论层面上,目前还是存在认识黑洞的。就是说,人眼是如何从立体盲状态突然变成有立体感受的,从神经生理学角度还没有研究透彻。各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实践的上层建筑,在上层建筑没有明晰之前,实践部分就带有盲目性。于是,“不管黑猫白猫,抓住耗子就是好猫”就成了相对务实的临床精神,当前还有个前提就是这种临床实践要保证对人体无害。

目前已知的理论,立体视形成的很多先决条件是比较明确的:视力、视野、眼位、视网膜对应关系、两眼像差别等。就是说,如果一只眼视力很低、视野存在大的缺损、有持续性斜视、明显屈光参差不等像时,建议大家先不要把关注焦点放在立体视康复上,这些不在这篇的讨论之列。

立体视的康复也是分步完成的,我把它看成两大步:第一步是从无到有;第二步是从粗到细。今天要探讨的就是从无到有的方法论,抛出一个不起眼又不值钱的视觉训练工具——聚散球

 

聚散球

聚散球

聚散球可能是视觉训练工具中最简单的一类了。一根绳子,上面穿了几颗珠子。至于绳子是什么颜色、珠子大小、珠子什么颜色,这都不是很重要。重要的是,这是一根可以拉成直线状态、上面有2个以上明显标记点的绳子。

关于聚散球的用法,眼科之家弱视沙龙中写过,大家可以参阅《斜弱视手把手:聚散球和双面镜用法教学视频》,或者在眼科之家微信公众号(微信号kidseye)中回复“聚散球”或者“聚散球视频”了解。聚散球的训练作用不止于立体视,这里只从立体视唤醒角度讲解,这篇就不累述了。

这里想说一下聚散球的核心原理——生理性复视和双眼单视。聚散球有可能是立体视“从无到有”的一把钥匙,一个神器

在聚散球训练过程中,要求大家关注的最核心的视觉现象是“X”。这个X只存在于脑海中,无法通过平面图像再现。下面是我做的一个“X”的平面模拟图:

聚散球x

聚散球的"X"

在眼科学中有两个名词,叫“双眼单视环”和Panum's区域,两者相近但后者包含前者。这两个名词的意思是,双眼可以形成单视(两眼图像融合)区域的纵深往前和往后的范围内,会形成生理性复视。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无数次的感受生理性复视,但我们却视它为无物。熟视无睹其实是生物进化的结果。但生理性复视却不是所有人都有,单眼中重度弱视患者一般就没有。聚散球训练时,眼睛注视其中一个球的时刻,球前后的绳子和其他球就会产生交叉形成“X”,此时“球”就是双眼单视;球前后绳子和其他球形成的“X”就是生理性复视。人眼的双眼单视功能,无论融合视觉还是立体视觉,建立的前置条件就在于人的视觉神经中枢感受到了“双眼单视”和“生理性复视”。而聚散球训练远不止于“双眼单视”和“生理性复视”,还包括了眼球运动和眼调节功能的复杂同步。这个拗口的理论过程在聚散球训练过程中能连续的再现。

也许大家没吃透上面这段话的意思,我也无意培训大家深入的理解这些原理。只希望大家记得:弱视孩子治疗中后期,当两眼视力接近达标且平衡、持续性斜视被纠正后,你要把聚散球加入到训练菜单中

提3点聚散球训练建议——

1、次数,多多益善(最少每天2次,每次10分钟左右);

2、请家长先把自己的“X”唤醒出来(能发现X的存在),之后陪伴孩子“远-近”、“远、近”的训练。也许他们刚开始并不知“X”为何物,在反复的训练和反复的启发下,当他们发现了里面“藏”着的“惊天奥秘”,他们的立体视可能就被唤醒了。

3、这只是融合和立体视训练初期的工具,解决“从无到有”的问题,如果已经具备了中周边立体视(建议以400秒角为界),“从粗到细”还要依赖其他工具。

以明的双眼视功能训练系统开发的并不快,因为我们有很多颠覆传统训练体系的想法,论证和试验过程是艰辛的。双眼视功能从无到有、从粗到细的过程,希望在我们这一代眼科研发人手里,可以成为像宝贝特工队直接增视系统一样被标记和量化,让斜弱视和视功能缺失患者的康复训练不再盲目。




声明: 本文由( t969141 )原创编译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ruoshijinshi.com/3536.html

聚散球——不容忽视的立体视训练神器:目前有1 条留言

  1. 沙发
    宁静:

    高度远视,单眼弱视达标后。调节性内斜可以使用聚散球吗?

    2017-12-20 上午11:51 [回复]

发表评论


------====== 本站公告 ======------
*2016.01.08日起,启用眼科之家微信公众号,微信号“kidseye”。帮助家长孩子康复弱视!
*咨询孩子眼睛问题请在新浪爱问医生/好大夫在线提交问题(搜索“汤锡强”)。
*暂不开设任何在线即时咨询方式和面诊方式。

眼科之家微博

百度以明好文检索

辽ICP备12000433号